阿里云之后,滴滴、华为、百度、京东抢占“城市大脑”这块奶酪……
现在许多科技企业,如滴滴、华为、百度、京东等也纷纷入局“城市大脑”,我们从技术能力、数据来源、感知程度、应用领域等几个方面综合看看,谁家的城市大脑最值得期待。
1.阿里云
城市大脑能力:★★★★★
阿里云是最早提出城市大脑概念的、也是最早拿出成果的。目前来看,阿里云的综合能力是最强的。由于在杭州市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实践,本身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今年也在一直推新的AI产品,如实现无人巡逻的“天曜”等等。
阿里云之后,滴滴、华为、百度、京东抢占“城市大脑”这块奶酪……
数据上,阿里云目前使用的政府提供的摄像头、公交、地图等官方权威的数据,基本上比较真实反映了城市全貌。
根据杭州“城市大脑”最新发布的“五年规划”:除了交通,城市大脑还将深入医疗、平安、城管、旅游、环保等行业。
2.滴滴
城市大脑能力:★★
大约在2016年9月,滴滴提出“城市大脑”。因网约车属性,滴滴更偏重于“交通出行”这块内容,全力打造“智慧出行”。
阿里云之后,滴滴、华为、百度、京东抢占“城市大脑”这块奶酪……
根据数据显示,滴滴的“城市大脑”,优化了超过1200个信号灯,平均缓解了城市10%-20%拥堵。不过,网约车数据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成为滴滴发展城市大脑需要思考的问题。
3.华为
城市大脑能力:★★★
华为提出“城市大脑”是在2017年的11月,目前也定位在交通领域上。
由于本身是通讯设备制造商,凭借其强大的硬件开发和技术能力,华为将“城市大脑”的数据采集定位在了硬件上,比如十字路口的高清摄像头记录下的数据等等。
阿里云之后,滴滴、华为、百度、京东抢占“城市大脑”这块奶酪……
不过,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智慧城市的重点在于数据分析能力,而非硬件设施能力,这点上,华为还可以做得更好。
4.京东
城市大脑能力:★
京东是今年3月份提出要做“城市大脑”的,京东主要是以京东金融、物流数据作为其数据支撑的。由于刚提出,目前京东还需要更多时间来实现落地。
5.百度
城市大脑能力:★★☆
百度的城市大脑2017年推出的,主要数据来自于百度云。
目前,百度“城市大脑”的聚焦领域还是比较广的:在智能交通、车联网服务、智慧教育及知识服务、时空数据及精准服务、商务应用及精准营销、城市舆情及应急服务、智能终端等方面。
阿里云之后,滴滴、华为、百度、京东抢占“城市大脑”这块奶酪……
特别是,“舆情”这一块是百度突出的部分。不过目前看,虽然和海淀、天津等地区合作了,但实际落地的方案较少,很难判断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