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有一条神奇的分界线
叫做秦岭-淮河分界线
它是
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
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听说
在这一条神秘的
分界线两侧
有着迥异的饮食文化
↓↓
比如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的北方人
喜爱的主食是面食:
馒头、面条、大饼……
而在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的南方
主食则是:
在北方
葱恐怕是这样式儿的:
这吓坏了
南方的宝宝们
因为
葱在南方
是这样子的:
另外
让南北方人
一直纠结的是
关于咸甜口味的
研(争)讨(吵)
首先是
豆腐脑!
北方豆腐脑的
精髓在于:卤!
厚厚的卤!咸咸的卤!
还要来一勺辣椒!
而南方豆腐脑的
点睛之笔在于:糖!
南北方煮荷包蛋
也大有不同!
北方人的荷包蛋里
要点缀上葱和香菜
咸的
在南方则是
糖水的!
就连不甘寂寞的枸杞
都要从保温杯
爬进碗里来
跑个龙套!
与豆腐脑、荷包蛋的
咸甜口味喜好不同
这次南北方交换了战场!
北方毅然站到了“甜粽”队
“必杀利器”是
大枣、蜜枣、豆沙!
剥开粽叶
晶莹犹如皎玉
难怪古人有诗云:
玉粒量米水次淘
裹将箬叶苎丝韬
炊馀胀满崚嶒角
剥出凝成细纤膏
↓↓
南方的“咸粽”队
则在气势上
显得威武了些
粽子的肤色
更贴近于小麦色
用料更是重磅
鲜肉、火腿、腊肉、蛋黄……
选手近照如下
↓↓
北方“甜粽”队表示不服
立即升级了装备
于是又诞生了
黑米粽、黄米粽、八宝粽……
还有淋上蜂蜜
玫瑰酱的
蜂蜜凉粽子!
南方“咸粽”队
自然也不甘示弱
于是就有了:
椒盐豆粽
可惜品尝美食
较为贫乏的小编
没找到照片
据说
是以下这个样子的
↓↓
先将糯米
红豆浸泡半日
加入花椒面、盐
及少许腊肉丁
包成四角小粽
然后大火煮三个小时
再放在铁丝网上
用木炭烤黄
听说
吃起来外焦里嫩
颇具风味
大家自行想象哈!
作为南方“咸粽”队的
代表种类
广东粽子当仁不让
数得上是种子选手
火腿、肥猪肉、咸蛋黄、
烧鸡、叉烧、烧鸭、
栗子、香菇、虾子等
它无所不包!
咸甜党都来感受一下!
好吧
又研(争)讨(吵)
了这么久
一时也很难
分出胜负啊!
有位
中立立场的网友说:
这辩的不是口味
而是乡情
中国饮食文化
果然博大精深啊!
端午节到了
在此
祝大家
节日快乐!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