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呼吁禁食牛肉,美国牧民很生气!“天下无牛”背后的文化分裂
“所有富裕国家都应该改用100%合成牛肉。”
微软共同创始人比尔·盖茨这条呼吁,激起了巨大争议。
数日前,盖茨出版了名为《如何避免气候灾难:已有的解决方案及突破方向》新书。
一位常年霸占全球首富位置的超级富豪,关心一下人类存续与气候问题,本来没有什么,偏偏盖茨提出了“天下无牛论”——
在他看来,甲烷是牛羊等放牧动物消化牧草时产生的一种温室气体。
如果人们可以不吃牛羊肉,而是以植物纤维制造的人造肉代替,那么,将会大大改善气候。
对于缓解温室效应,他认为:除了消灭牲畜,别无他法。
显然,说牛羊是全球气候问题的罪魁祸首,并不公允,毕竟饲养牛羊伴随了人类文明史。
对牛羊种族灭绝,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恐怕也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当然,主业是信息技术的盖茨,探讨生物学并无不可,业余爱好者也有发言权嘛,问题在于他发出的“不吃牛肉”的倡议。
这条倡议经过社交媒体的发酵,激怒了美国中西部的牧民们。
放牧牛羊,是他们的经济来源,也是生活根基。在他们看来,肉食者喊着不吃肉,目标还是断了他们的生路。如果全球都不吃牛羊了,那养牛羊的牧民,还怎么养家生活?
一时间,盖茨呼吁禁食牛肉,美国牧民捉刀抗议——“天下无牛”论背后,呈现了比尔盖茨的文化倾向,也让美国深层的文化分裂浮出水面。
其实,早在20年前,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预言:美国文化会一分为二——
一是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自由文化,信奉自由、推崇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一是以基督教清教为核心的清教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宗教、推崇光荣孤立。
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又将这种文化分裂,链索到了经济领域。
前者往往是在全球化中获利的世界公民,后者往往是在全球化中受损的“老白男”。
如果放到比尔盖茨的处境中,比尔盖茨是前者,而美国的牧民是后者。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比尔盖茨的考虑基点是世界、是人类,这是美国文明灯塔自居的傲慢的微观反应;而美国牧民的考虑基点是自身、是牧民群体,他们不在乎世界怎么样、人类怎样,只在乎当下自己的利益。
表面上,这是经济利益的冲突,而深层上,又是文化冲突。
尤其在后特朗普时代,文化对立已经引发了文化分裂,而特朗普便是那条分裂线——
特朗普的支持者持清教文化,而特朗普的反对者持自由文化。
特朗普虽然已经离去,但美国文化还在特朗普的幽灵笼罩之下,以至于拜登不忿地说道:再不想听到特朗普的声音,美国自由文化的大本营硅谷,也纷纷对特朗普下达禁令。
某种程度来说,特朗普已经从前总统的政治身份,变成了文化象征。
自由主义者对特朗普的弹压,本质上,是对清教保守文化的打压。
这就造成了权力与文化的不协调——在同一个政治体中,出现了两种迥异的文化形态。任谁都知道,一个国家,只能存在一个意识形态、一种主流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交锋也就不可避免。
比尔盖茨的论调,只是这种文化交锋的外现,且不会是孤例。
未来,我们还会从美国听到更多此类的对立与冲撞。毕竟,牛在红布前跑起来了,一时半会,可不会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