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等服务。2021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超1.03亿人,与十年前相比,读者数增长超过315%。与此同时,全民阅读已连续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去图书馆与去博物馆一样,已经成为新的文化风尚。搜狐文化整理了一组与全民阅读和图书行业相关的数据,以此洞察2022年图书市场的发展规模与公共阅读领域的消费业态。
2022年中国图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103亿元
近年来图书整体市场零售规模增幅较为明显,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达到1023亿元,同比增长14.4%。受新冠疫情因素影响,2020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971亿元,同比下降5.08%。2021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987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1.65%,预计2022年中国图书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103亿元。
此外,图书出版行业2012—2021年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12年的338家增长到2021年的4805家。截止6月10日,2022年新增企业注册量为1953家。可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图书市场规模依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超1.03亿人
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

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74614万,比2012年增长71.8%;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35.51平方米;全国公共图书馆总藏量为126178万册(件),人均图书藏量0.89册。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开展,也使得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稳步提升。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76本
2022年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本,均较上一年有所提升。
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21.05分钟,比2020年增加1.01分钟。45.6%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1.9%的成年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在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6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2%,18—59周岁人群占92.8%。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全民阅读”已连续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4—2022年,“全民阅读”已连续9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樊登读书联合上海图书馆共同发布的《2022年阅读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图书出版最多的国家,2020年图书出版总量达44万种。根据报告内容,我们还可以了解到,2021年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415.7亿元,并且在不断攀升中;同时,2021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规模达到675.0亿元,较2018年增长约3.55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有声市场”行业在总体政策的布局下,借助新媒体平台、优质IP改编、全链条生产等优势正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有声市场未来可期。
数据来源:《2022年阅读趋势研究报告》
整理 | Kean;编辑 | 袁立聪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