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hatGPT引爆讨论时,人们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欢乐和恐惧并存。ChatGPT将改变和颠覆许多行业,其中教育行业首当其冲。
最直接的是,学生开始用ChatGPT完成作业。北美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学生有超过一半用过ChatGPT完成作业,而且ChatGPT做作业和考试的能力还不差。
2月9日,美国医疗保健初创企业安西布尔健康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称,在回答美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题时,ChatGPT的得分率在52.4%至75%之间(60分即为通过考试)。此前,ChatGPT还通过了美国的司法考试以及商学院考试。
为此,美国一些地区的学校不得不全面禁止了ChatGPT,还有人开发了专门的软件来查验学生递交的文本作业是否是由AI完成的。
ChatGPT运用得当就是一个工具,但运用不得当,很容易被作为“代替思考”“抄作业”的工具,以至于教育本身的目的无法达成。
那么,中国教育界是如何看待ChatGPT这样的工具的?目前已经掀起了一轮热议,甚至有教育专家指出,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到来,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是被逼入墙角。
ChatGPT冲击传统教育
2019年12月,OECD公布的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测试结果显示,在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约60万学生参与的测试中,中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全部3项科目(阅读、数学、科学)No.1的好成绩。

换言之,中国学生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会考试的学生。这也是学生、老师、家长三方用绝对时间的投入所换来的。
中国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大、面广,基础知识扎实,这在过去算得上是优势,但在今天,似乎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早在2017年,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就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我们对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一种系统性的偏差,即我们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并局限在知识上。……知识就几乎成了教育的全部内容。
他提出了担忧:“一个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让我们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关于这一点,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冲击教育行业的今天,几乎达成共识。
比如,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撰文指出:“人工智能、元宇宙、ChatGPT等都是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匪夷所思的技术被发明出来,人类进入了物质世界、精神世界、数字世界协同进化的新世界。就教育行为本身而言,以知识传递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更是被逼入墙角。”
说到底,过去我们的教育以分数为标准衡量,依靠的是学生投入到刷题、背诵的时间,考验的是他们的运算能力和大脑肌肉记忆。

而今天,这些能力将轻松被ChatGPT替代,ChatGPT不仅会写作文,做算术题,回答论述题,更可怕的是,它是一个快速进化中的数字大脑。
对此,投资人、艺圆艺术CEO袁希也表达了担忧——我们的教育已经脱离实际很久了,而ChatGPT到来,意味着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一次从供给侧出现重大变革需求。
“无论是背诵、记忆、运算速度,最终都可能完全被AI所取代,而且在ChatGPT这类应用的底层技术中,这些是最微不足道的能力,当ChatGPT已经在用海量的信息去筛选、分析、总结了,而我们还在最底层的地方徘徊,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未来如何去应对跟 AI 的竞争?”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sohu.com